攀枝花:以三线建设宝贵精神财富引领城市文明建设
www.maomin.org 发布时间:2024-11-26 来源: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
攀枝花城市街景一角(资料图)。 (新华网 发 攀枝花市文明办供图)
上世纪60年代,四川攀枝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,被国家列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,成为新中国首批资源开发特区。三线建设时期,全国数十万建设大军奔赴攀枝花,以英雄气概投身钢铁基地大会战,在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英雄实践中,孕育铸就了“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勇于创新”的三线建设宝贵精神财富。如今,攀枝花市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工作中,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,让其成为引领城市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。
精细治理弥补基础不足
“以前市场地板潮湿且坑坑洼洼的,来买菜时要把裤脚卷起来,生怕裤子被弄脏。”近日,在仁和区第一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说,得益于城市文明建设,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仁和区第一农贸市场原分为三个区,因修建时间久,基础设施较为陈旧,环境卫生脏、乱、差。经属地政府、市场监管部门与市场业主和经营户多次沟通协商,业主自筹资金将市场第三区按照文明城市建设标准进行了重新装修,将一区、二区经营户整体迁入新装修的三区,业主将空置的一区、二区出租获取收益。改造后的市场摊位集中、过道宽敞洁净、功能分区清晰、配套设施完善,极大提升了市民购物环境。
攀枝花市因三线建设国家战略而兴,受“先生产、后生活”的三线建设布局、山水分割等影响,攀枝花市的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,城市文明建设存在客观局限性。为此,该市理性认识市情、正确面对困难,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,在调动“人”的积极因素、提升“城”的和谐宜居程度上下功夫,努力以精细治理弥补基础条件的不足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以来的城市文明建设突出重点和短板,结合群众意见建议,创新实施“六大专项治理”,整治基础设施、开展交通秩序、市容市貌、公益广告、不文明行为等方面的问题15.6万件。新建缘石坡道800余个,修复人行道地砖2.3万平米,维修路面2.76万平米,整治路沿石1720米,拆除地桩地锁及水泥墩600余处;施划各类停车泊位1.5万余个,施划各类标识标线1.2万平米,维修或设置交通隔离栏等1.6万余米;拖曳乱停乱放及无牌车辆2300余辆,办理出租车拒载、议价案100余件,连续举办“百日交通零违法”挑战赛;组织运营商等排查整治楼栋4420栋,套捆10725处,剪除废线2933处,扣盒243处,更新1090处,清理废弃缆线62吨;出动警力2900余人次,劝导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养犬行为3500余人,发放及张贴宣传资料10万余份,开展联合整治200余次,规范处置流浪犬160只;对建成区农贸市场进行修缮改造,投入专项资金开展集中整治,规范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4700个,严查市场及周边乱停乱放2200余起……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和不文明行为治理行动,给攀枝花带来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新气象、新变化。
制度机制提供有力保障
制度机制是推动工作的有力保障。2021年初,攀枝花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—2023年创建周期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。市委市政府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,始终坚持高位推动,在城市文明建设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以贯之抓落实。市委、市政府定期研究,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市性的部署会、推进会、调度会,分管市领导常态开展专项调度,及时研究破解工作难题;建立并实施指挥部工作运行规则、市领导重点联系区和大企业制度、工作督查及“两书一函”闭环督办制度,创新推出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抄告制度等务实管用、运行有效的工作制度,并积极推进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制度化、规范化运行。
此外,还聚焦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,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,建立“四级联动”网格化管理体系,创新开展各类示范点位打造,对临街商铺实行积分制管理,开展商户“流动红旗”评选,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。为了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常态长效,攀枝花及时把治理成果转化为地方性立法、地方性标准,2022年以来相继制订了《攀枝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、修订了《攀枝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、创新编制了《城市容貌管理质量标准》等三部地方标准,探索文明行为促进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机制,以标准化、法治化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常态化、长效化。
联创共建汇聚强大合力
“因为我们都要上班,收快递不方便,每次都要商店去取,还要给钱,现在拿取方便多了”。近日,用手机扫码取到包裹的东区金福社区居民姚鳗芝很是高兴。“这个快递丰巢柜安装后效果很好,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商店关门取不到包裹……”金福社区有关负责人也高兴地说。
金福社区居民的喜悦,折射了城市文明“联创共建”工作成效,也是该市扎实推进城市文明建设,让群众更为可感可知的一个缩影。从2017年起,为了体现城市文明“共建共享”主旨,攀枝花市启动实施了部门+社区的“包保联创”工作,全面调动各级各部门(单位)力量全面参与城市文明建设,推动形成“同心共创”的良好氛围,也办成了一批群众所盼所愿的民生实事,也让“团结协作”精神产生了新的磁力效应。2021年以来,该市对联创任务及部门进行优化,81个市直部门和大企业、金融机构等与社区“一对一”结对共建,各区的近200个单位同步开展,通过建立“部门行动+社区评分”、定期通报提醒等制度,推动部门、社区迅速形成联动合力。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要求,分别形成具体方案,通过项目、物资、资金、志愿服务等支持方式,在充分调研、入户问计问需的基础上,为社区办实事6000余件,开展各类活动5000余场。
志愿服务升级城市文明
“请等绿灯亮了再走,不要闯红灯,红灯时不要踏上斑马线……”行走在攀枝花市区大街小巷,一群志愿者的身影总活跃在各个斑马线前。他们身穿红马甲,奔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为大家开展志愿服务。
一群人带动一座城。近年来,攀枝花市持续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,组织志愿者在交通要道对不文明交通进行劝导,努力提升行人、非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出行安全意识。还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广泛开展城市文明建设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激发社会各界共创文明、共享文明的动力。
截至目前,攀枝花市志愿者人数已达18万余人,组成800余个志愿服务队伍,常态开展宣传宣讲、洁美家园、扶老助残、社区义诊、走访慰问、上门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,并结合3·5学雷锋纪念日、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,开展“文明实践力量闪耀花城星光”“共富有我‘益’同行”“暖暖的花城”等主题活动,2024年以来已开展主题志愿服务700余场,参与志愿者2万余名,服务群众42万余人,推动文明实践“新风”日益强劲,也为“无私奉献”精神在阳光花城书写了新的注解。
通过一系列主题宣传引导和文明实践举措,城市文明建设早已不是“干部在干、群众在看”的独角戏,文明大合唱的意识已深入人心,市民们自发以实际行动争做文明的先行者、践行者和守护者,持续为精神共富工程增彩添色。在文明氛围的浸润下,斑马线主动礼让行人、92岁老人不慎摔倒热心路人伸出援手感动全网,公交车不停站直接将突发疾病的老人送去医院、外卖小哥狂追百米刹停溜车救两娃、晚高峰隧道内百辆车主动为消防车让路等感人事迹频频涌现,“攀枝花礼让”已经成为市民无比自豪和外地人纷纷赞叹的城市文明品牌,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文明之光,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阳光般的爱和温暖,也不断升华人人参与、人人共享的城市文明建设环境。
(“文明中国”主题采访报道组: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龚林埔)
(新华网攀枝花11月25日电)